昨日84万人次乘坐火车抵京

·假期盘点之交通·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全市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假期前四天进出京客流累计1791万人次,预计五天达2239万人次,同比上升7%,客流总量及5月1日单日客流(519万人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随着铁路返程高峰来临,昨日84万人次乘坐火车抵京。北青报记者从市重点站区管委会了解到,针对夜间到站旅客接驳难题,今年五一北京市采取多种保障措施助力旅客快速离站。

据了解,五一假期,北京交通部门全力做好市民、游客出行服务保障。加强公共交通运力投放,轨道交通(含西郊线、亦庄T1线)假日日均客运量797万人次,较2024年增长1.5%。地面公交假日日均客运量423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假期13座地铁站(什刹海、王府井、西单、珠市口、金鱼胡同、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丰台站、西直门、清河、草桥、奥林匹克公园)单日进出站客流超过10万人次,北京南站最高日达到35万人次,日均客流达32.6万人次。市交通委组织运营单位进一步优化大客流车站客运组织,增派车站员工、志愿者等现场力量,加强出入口、电扶梯等重点位置巡视与宣传引导工作,全力保障地铁出行服务。

同时,交通部门在62个热门景区挖潜增设临时停车区域,提供停车位超5万个。加强共享单车治理,持续清理卡口周边淤积车辆,高峰日清运超6万辆,有效保障骑行需求与非机动车道畅通。在核心区安排7个公交站台供旅游客车临时上落客,为核心区景点间旅游团队提供短途接驳服务,受到市民游客欢迎。

此外,交通部门坚持席位制综合调度,会同气象、公安、应急、文旅等部门,每日联合会商调度,动态监测重点区域交通运行情况,及时疏导,确保热点区域周边交通运行总体平稳,大型活动客流有序疏散。

高速公路方面,交通部门加强保通保畅,免通车道全部“抬杆”放行,高峰时段开道率100%。增加备勤力量,加强巡视巡查,遇有事故快清快处。据监测,今年五一假期,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升。高速拥堵事件较去年减少2成,拥堵时长减少2成;城市路网压力不大,交通指数最高6.91,较去年下降9%。

铁路方面,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的数据显示,昨日北京地区发送旅客71.1万人次、到达84万人次,全局计划增开旅客列车85对。为迎接返程大客流,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联合交通、铁路、民航等多方力量,对“七站两场”地区交通接驳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地铁“组网延时”、公交加密夜间发车、调派出租车保点运营、开行个性化站点巴士专线等方式,让旅客“出站即上车”。

据介绍,运输高峰期,地铁线路扩大“组网延时”范围,5月5日夜间,地铁2、3、4、7、10、14、19号线及大兴机场线共8条线路延长运营至次日2时,覆盖主要交通枢纽与城市核心区;同时,七大火车站地区加强了始发途经103条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北京南站地区除途经公交线路动态加车、延时外,截至今日,夜17、夜15、夜24每日至少备车5辆,视情加密发车。夜间客流高峰日,朝阳站地区协调公交加密夜13公交发车频次,发车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满足夜间公交出行需求。

另外,“七站两场”地区五一保障期间共计调派7000余辆出租车及网约车保点运营。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协调滴滴公司将站区的站点巴士运营时间延长至凌晨1时59分。机场地区加密机场大巴线路发车频次,在现有5条夜航巴士线路运营的基础上,还会根据情况增加运力投入、延长运营时间,做好兜底保障。

五一假期,北京南站立体停车楼临时落客区也正式启用,日均落客1000余辆,有效缓解二层落客平台交通拥堵,旅客“即停即走”更顺畅。

文/本报记者刘洋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