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医: 你以为是在休息,其实很耗气血的6个行为!气血不足必看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往沙发上一瘫,拿起手机继续“放松”。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你的日常?

但有没有发现,即便这样“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依然觉得浑身乏力,精神不振?问题出在哪儿?其实,你可能一直在做一些看似休息、实则耗气血的事情。

第一坑:电子屏幕的“温柔陷阱”

第三坑:熬夜晚睡,气血暗耗

夜深人静,本该是身体休养生息的时候,你却还在熬夜加班、追剧或打游戏。熬夜不仅伤阴耗阳,更直接损耗气血,让你的身体在无形中“被掏空”。

建议大家尽量保证每晚23点前入睡,让身体在最佳时间得到修复。睡前可以泡泡脚、听听轻音乐,帮助身心放松,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第四坑:饮食无度,脾胃受伤暴饮暴食、喜食生冷油腻,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为,实则大大加重了脾胃的负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生化无源,自然难以充盈。

养胃良方定时定量,均衡饮食,多吃温热易消化食物,少吃寒凉刺激之品。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帮助脾胃恢复功能。

第五坑:情绪波动,气血紊乱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不稳,五脏皆伤,气血自然难以调和。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情绪压抑会增加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而情绪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气血的调和与畅通。

学会情绪管理,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心情。遇到压力时,不妨深呼吸几次,让心情平复下来。也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让负面情绪得到释放。

第六坑:过度思虑,心脾两虚

工作上的烦恼、家庭的压力,让人夜不能寐,日不思食。过度思虑,耗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生化无力。长期以往,身体必然虚弱不堪。

现代人多有“信息焦虑”,海量信息涌入,让人应接不暇。但我们要学会取舍,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给自己留出一些“放空”的时间,让大脑得以休息和恢复。

气血充盈,生命之源

老刘想说的是,气血是维系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想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就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从今天起,让我们调整生活习惯,真正做到科学“休息”,让气血充盈起来。

记住,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愿每位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每一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