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山湖区:推进“文旅 ”“ 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和产业优势,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红色、商贸、婚恋、工业、农业”五大领域,积极抢抓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文旅 ”“ 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青山湖范例。

挖掘文化资源,助力“文旅 红色”融合发展

青山湖区重点围绕谢埠之战所在地、毗邻南昌东站的罗家镇板溪村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景点。结合“两整治一提升”行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板溪东湖红色宣讲点及谢埠之战战场谢埠老街,修复明清古建筑,挖掘码头文化、商埠文化,再现江右商帮汇聚的繁华街景。在节假日期间,持续开展各类文旅消费活动,全力打响红色商贸旅游品牌。2024年,“醉美”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客流15万余人次。与各旅行社开展合作,培育旅游路线,将谢埠老街与大南昌都市圈旅游线路进行串联,融入南昌“天下英雄城”这一金字招牌。

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文旅 商贸”融合发展

青山湖区围绕文化、旅游、商贸、汽车、中医药等消费板块,持续推出系列文商旅消费活动,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力度,组建产业专班和招商组,开展产业发展和精准招商活动,2024年新签约未来飞行空间站(娱乐风动)项目和江小艺艺术街区等文旅项目15个,投资总额达4.84亿元。紧跟文旅商贸消费潮流,充分利用汽车销售企业集聚优势,陆续开展多种文旅商贸消费活动,激发全区汽车消费市场活力。2024年,全区汽车销售额达85亿元,发放消费券300余万元。丰富文旅商贸消费业态,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全民参与”的形式,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广泛参与系列文商旅消费活动。

打造浪漫IP,推动“文旅 婚恋”融合发展

青山湖区重点从青年婚恋及相关消费需求出发,以婚俗改革为契机,探索推进婚恋产业发展。婚恋消费一体化,打造520PARK文创公园,集成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展览演艺、旅游度假,以及咖啡酒吧、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婚恋主题全系业态。婚姻登记便捷化,在520PARK文创公园,打造集婚姻宣教、登记、颁证以及婚姻家庭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婚姻服务处。2024年,登记结婚新人4365对,其中5月20日149对。婚恋交友品牌化,联合江西广播电视台、青山湖区妇联等,在每年七夕等节点,持续开展特色主题交友活动,全力打造“爱在青山湖·一起趣约会”精品公益青年交友品牌。

盘活工业遗产,赋能“工业 文旅”融合发展

青山湖区将具有区位优势的老工业厂房及纺织、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文旅资源相融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业旅游景区。创意赋能,打造699文化创意园。将闲置的原江西华安针织总厂厂房打造成文化创意孵化平台,并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西省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教育赋能,打造江纺1953文化教育产业园。在保护江纺老厂区的工业遗产、格局风貌和景观环境的同时,引进民营企业运营,打造成综合性文化创意园。科技赋能,打造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将生态旅游与生产经营、现代艺术与工业复古有机结合,变“制造线”为“景观线”,赋予工业旅游和钢铁文化全新内涵,入选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激活乡村活力,探索“农业 文旅”融合发展

青山湖区借助南昌东站建设契机,重点推动罗家片区休闲农业、农业科普等业态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立足棠溪农庄、嵩华生态农庄等乡村旅游点,融合农文旅,建设田园观光采摘区、亲子耕作体验园等项目,举办水果采摘旅游活动,着力打造生态乡村游品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路域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基础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乡村面貌实现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局部美”向“全部美”转变。

(数据来源:青山湖区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