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欧洲,再开空壳会

文丨陆弃

3月27日,由法国和英国牵头组织的所谓“志愿联盟”在巴黎举行又一轮乌克兰问题峰会,试图推动组建战后驻乌“保障部队”的计划,并进一步协调对乌援助事宜。与会者包括多个欧盟国家领导人以及北约官员,但美国并未派代表出席。虽然会议表面气氛热烈、言辞激昂,实则再一次以“没有共识、没有结论”草草收场,再度印证了欧洲政治在乌克兰问题上集体陷入战略困境与政策撕裂。

这场峰会由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导,英国首相斯塔默力挺,主打两个核心议题:一是推动组建一支在俄乌战争结束后进入乌克兰的“保障部队”;二是加速乌克兰军队的重建,提升其“自卫能力”。马克龙甚至公布了一项新援乌计划,总额20亿欧元,用于提供更多军事装备。但所有实际成果止步于“设想阶段”,没有任何具体落实的时间表、兵力安排或法律依据。连最核心的“派遣部队”计划,也被多国直截了当地拒绝或搁置。

捷克总理菲亚拉公开表示,目前讨论派兵“为时过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明确否决派兵可能,希腊政府更是直接批评这一话题“偏离焦点”,呼吁优先推动外交停火。即便是丹麦、荷兰等平日对乌援助立场积极的国家,也在会后刻意保持低调,未表态支持法英提出的保障部队构想。马克龙自己也承认:“我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不需要所有人都同意。”这样的措辞,既透露出法国推动计划受阻的现实,也反映出欧洲内部在俄乌问题上的裂痕正在扩大。

而会议最大的缺席者无疑是美国。作为北约支柱、乌克兰最大援助国,美国并未派出代表与会。这也揭示出特朗普回归白宫后美欧战略步调加剧脱节的现实。法英高调鼓吹“停火后驻军”,却缺少美方背书,显然在实际操作层面注定寸步难行。英国首相斯塔默坦言,保障部队最终的部署仍需美国同意,否则风险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