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最能加重心梗的行为,不是熬夜!而是反复的去做这几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是不是很多人都以为,心梗是“累出来的病”,只要不熬夜、注意休息,就能避开这道坎?
可我在医院心内科这些年,接诊过太多心梗患者,他们中很多人作息很规律,晚上也睡得挺早,但照样心肌缺血、胸口发紧,甚至倒在了早晨刚起床的时候。
后来我们才发现,真正加重心梗风险的,不是偶尔一晚睡得晚,而是那些他们每天都在重复的“正常”行为,这些习惯看起来没问题,但一点一点在把心脏逼入死角。
心脏不是一下就出问题的,它是被生活方式慢慢“压垮”的。
那么,哪些事情,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对心梗最“致命”的呢?
频繁早起剧烈运动
很多人一退休或者体检查出心脏问题,就立马开始“自救”式锻炼,特别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去快走、爬坡、打太极,觉得越早越健康,越累越有效果。
但心梗患者的血管早上其实是最紧张的,气温低、交感神经活跃、血压升得快,这时候硬是去运动,等于把已经脆弱的血管拿去撞墙。
我遇过一位在事业单位退休的工程人员,每天早上五点定闹钟去爬小山坡,风雨无阻。
有一天刚上去几十步就觉得心口发紧,想歇一会,结果倒在了石阶上。
所幸送医及时,才没酿成大祸。后来检查发现,他的心血管其实一直处于高应激状态,只是他没感觉出来。
从医学角度来看,清晨时段血液黏稠度本身就高,血压又容易突升,这时候做剧烈运动会让心肌耗氧量瞬间增大,而如果冠状动脉里哪怕只有一点小斑块,就可能因为供需失衡导致缺血甚至堵塞。
研究指出,早晨六点到九点,是急性心梗的高发窗口,原因就是人体内激素波动、血流动力学变化集中在这个阶段。
早锻炼不能说不行,但方式和节奏一定得选对,快走不等于狂奔,起床后至少等三十分钟、喝点温水,再做柔缓的运动,才是对心脏真正的照顾。
反复情绪压抑
很多人都知道生气对心脏不好,但却忽略了另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情绪长时间压抑不表达。
那种“看上去很温和”的人,心里有事从不说,总是憋着,日积月累,压力持续不释放,反而比发脾气来得更凶险。
心脏最怕这种长时间的高张力状态,它不会让你立刻倒下,却像绳子绷得太久,最后啪一下断掉。
我记得一位做客服工作的女士,平时人非常克制,服务态度好,家里也是她在维持气氛。
她从来不抱怨、从不和谁起争执,但突然有一次坐在沙发上时心前区剧烈刺痛,确诊为心梗。
事后她自己才回忆,那段时间其实一直在处理父母之间的矛盾、孩子的升学问题,还有单位的调岗压力,只是一直没说出口。
从生理反应来看,情绪压抑会持续刺激交感神经活跃,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常年偏高,这些激素直接影响心率和血压,同时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让斑块更容易形成甚至破裂。
而且长期的心理抑郁会让人忽视身体上的信号,小胸闷、小乏力总觉得“忍忍就好”,最后等真正的心梗来了,往往已经错过了干预时机。
别以为不发火就安全了,真正要命的,是你一次次强迫自己“没事”。
频繁吃得太饱
现在很多人嘴上讲健康,嘴巴却停不下来。特别是节假日、聚会应酬,一顿饭吃到肚子发胀、打嗝连连都不罢休。心梗患者如果经常吃撑,反而在“养病”路上越走越远。
饭后饱胀感不仅仅是胃的问题,更是心脏的负担。因为消化系统大量抢血,会让心肌供氧不足,尤其是已经有动脉狭窄的人,供血“掉链子”的就是这个时候。
我记得有位做厨师的患者,因为工作性质,每次试菜试到自己也吃得一肚子,晚上回去就靠躺着缓。
结果有次年夜饭之后,连饭后散步都没走就觉得心慌、气短,送到急诊是典型的非ST段抬高心梗。
饭后是心梗高发时间段之一,有研究表明,过饱进食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迅速升高、血糖波动加大,诱发血管痉挛。
同时,消化道“抢走”了大量血液,心脏此时相当于“被断粮”,而消化又是个长时间过程,心脏供氧减少的时间也会被拉长。
每次吃得太饱,就是一次隐形的“心脏压力测试”。
真正的健康,不是忍着饿,而是适可而止,七分饱、多咀嚼、慢进食,才是护心的吃法。
反复夜里憋尿不起来
很多人晚上醒来想上厕所,觉得麻烦就继续忍着,直到早上起床再一起排出。
可这对心梗患者来说是个大忌。
夜间憋尿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当你终于早上一起身,瞬间的体位变化再加上强排尿,会让血压猛地波动,心脏供血负担加重,是典型的“清晨心梗”诱因。
我曾接诊过一位在基层单位工作过的男性患者,平时夜里很少起来上厕所,觉得影响睡眠。
他习惯性地早上六点多憋了一整夜的尿去卫生间,结果才刚解完,就在门口晕倒,急诊抢救后确认是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这个过程其实有生理机制支撑的。
夜间膀胱膨胀刺激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类激素,本身就会让血压飙升,加之憋得太久排尿又急,会诱发“排尿性晕厥”或心律失常。
对有动脉硬化或心肌缺血基础的人来说,这种反复“夜里忍,早上冲”的做法无异于不断在试探极限。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夜里醒了就去,不拖、不忍,哪怕走得慢些,也比一早爆发来得安全。
真正让心梗“雪上加霜”的,不是偶尔加个班,也不是一两天没休息好,而是你每天重复做、习以为常的小动作。
早起就去剧烈运动、再累也不表达情绪、每顿都吃得肚圆腰胀、夜里非要憋尿到天亮,这些看起来“没事”的习惯,其实早就把心脏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加重心梗的行为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张洁英,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