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产销对接活动在穗举行 推动农产品“出乡入湾”
央广网广州3月30日(记者罗世伟 实习记者陈宇婷)3月29日至30日,“壮美广西·粤享优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举行。此次活动以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集中展销、现场直播、供需对接等形式,深化粤桂两地产业协作,推动农业合作从“输血”走向“造血”。
广州市民主动与身着民族服饰的百色市展销商合影(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陈宇婷 摄)
产销融合 县域优品走入都市
沿着北京路步行街,瑶族服饰演绎的茶艺表演、五色糯米饭的香气、桂花酱的清甜,让市民现场感受到地道的广西风味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活动设有42个主题展位,集中展示广西14个地市的特色农产品,包括荔浦芋头、六堡茶、茉莉花制品等,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选购。
在百色芒果展区,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农村局区域协作办工作人员姜玮正在向市民推销金黄的芒果。“当天上午,田东县一家农企与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达成了800万元的芒果购销协议。”姜玮介绍,田东县已参与粤桂协作近十年,每年向广东输送大量芒果、甘蔗、土鸡蛋等农产品,年收益达1.56亿元。
展销现场还设置壮族歌圩、岭南饮食技艺展示等互动环节,线下展销与线上直播同步展开,让“舌尖上的广西”走进湾区家庭。
“昨天还在山里挖笋,今天就在广州卖货。”央广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广西黑马当先(金秀)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瑶族展销商身着民族服饰,一边面对镜头直播,一边热情推介,账号线上粉丝已突破万名。
展销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陈宇婷 摄)
京东集团代表表示,将发挥电商渠道优势,加快农产品流通效率,把供应链能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缩短“田间到餐桌”的路径。
面对消费市场不断升级,主办方在本次活动中实施“三证一码”准入制度,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驻场,建立全流程产品追溯机制。主办方人员介绍,这一标准化体系不仅增强消费信心,也推动农业提质升级,为打造高质量“菜篮子”奠定基础。
29 日下午,“广西优质农产品走进交易中心活动”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举行。
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交易中心后,围绕产销对接展开座谈交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督查专员韦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黄立群先后发言。
座谈会上,来自广西14个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粤桂协作工作队领导、中国县域博览会组委会代表、广东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广西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以及大湾区农产品采购商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拓展湾区市场、优化供需对接、推动农业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